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青海西宁7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 见习记者 梁之圣)在青海场外配资网站,用电企业现在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所用绿色电力到底来自哪个角落。
7月21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青海主题采访时来到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以下简称“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中心”),这里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却集聚了青海全省所有清洁能源电站、输配电网以及算力中心的相关数据。
走进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中心的控制大厅,正中央的电子大屏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大到全省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日发电量有多少、实时出力有多大,小到一家重点企业的当日能耗、风电场中一个风机的运行状态,都藏在实时变化的数据里。
最引人注意的,当属讲述绿电前世今生的“绿电溯源监测平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平台以精准的数据、图像,展示青海全省算力中心、工业企业等的绿电溯源情况,每兆瓦绿电的来源构成、环境效益以及流转路径,都被清晰地记录在平台数据库中。
指着屏幕上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的用电构成图,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数字化部技术处副处长周冀对记者说:“7月20日,这个数据中心用电有近90%都是水电,有超过60%的电来自李家峡电站,还有不少电来自公伯峡、清水湾、积石峡等清洁能源电站。绿电来自哪、送到哪、用了多少,一目了然。”
作为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中心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以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为基础升级打造而来,旨在为政府和算力、发电、用电企业提供电网安全监控、清洁能源集中监控、新能源功率预测等服务,对绿电进行溯源就是其工作内容之一。
据介绍,“绿电溯源监测平台”采用潮流溯源算法模型,可以对发电场站发出的每一度绿电进行实时数据分析,根据它的潮流就能知道电流向了哪个地方,被哪个用户使用。“就以算力中心为例,它提供的算力消纳了多少千瓦风电、光伏、水电,能否实现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有效融合,系统都能分析出来。”周冀说。
目前,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中心已全面接入青海省三大运营商和青海大学等5家算力中心的算力资源数据,实时监测1.7万台通算、智算和超算服务器,1.5万PFLOPS(每秒执行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算力资源实时运行情况。
除了让电用得更“明白”,青海还努力让绿电发挥更大的低碳价值。周冀告诉记者,根据绿电溯源结果,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中心可以给用电企业出具绿电使用证明,用于“碳足迹”认证,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产品的绿色低碳属性可以增加一定经济效益。同时,该中心依托绿电溯源模型和数据为全省911家企业建立了“碳账户”,无需额外加装碳排放采集设备,就可以进行碳排放总量、强度的测算,降低了企业成本。
“我们还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青海分行等单位将‘碳账户’数据纳入授信流程,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发展部规划一处处长田旭介绍,目前,相关金融机构已为企业提供碳减排优惠贷款超过200亿元。
“企业的诉求是绿色低碳,我们用绿电溯源结果为其建立‘碳账户’,能有效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动力。”周冀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场外配资网站
鼎合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